安徽网视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 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永镇镇党委在聚才,用才,育才三方面下大功夫,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归燕还巢”唤人才,激活组织振兴“一池春水”。永镇镇党委瞄准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筑巢引凤”,助推“新农人”成为“兴农人”。永镇镇群富甜叶菊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军是永镇镇返乡青年的典型,同时也是甜叶菊协会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依托党组织力量,开展党员群众传帮带,组织生产,入社成员由45户发展到近400户,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近3500余亩。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孟加拉等国家。群富甜叶菊协会党支部2023年获评安徽省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2024年获评埇桥区先进党组织。
“筑巢引凤”聚人才,靶向产业振兴“精准发力”。永镇镇助力北京宿州商会副会长陈炯才返乡流转土地,发展育苗和观光旅游产业,以每亩800元流转460亩土地,设计打造关湖村“三河两岸”景观带和“花海小火车”等网红打卡点。吸纳周边劳动力,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名下的红橡苗木种植合作社入选埇桥区2023年“农创客”团队。
“千方百计”育人才,保障人才振兴“不竭动力”。永镇镇党委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结合人才需求针对性开设家政技能培训、“举旗帜·送理论”讲座、村书记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培训。镇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至2名人才,每年走访不低于两次,与从永镇走出去的人才保持密切联系,让“风筝不断线”。(章志伟)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