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循着清香扑鼻的果香味,脚下的路越走越坦阔。砀山县曹庄镇洪河村67岁的贫困户周敬民走在最前面,领着大家一起走进自家的果园,避开地上腐败发酵的落果,走到一棵枝繁叶茂的梨树下,看到满枝挂着胖鼓鼓的套袋,他的脸上情不自禁漏出满意的笑容。他说,2020年梨子的套袋,一共用了四五千个,除了自个掉下来的,还有鸟吃了的,挂在树上的梨子估计还有一大半。果园里还有桃树,桃子已经摘完了,卖桃子得的钱,已经收入他的腰包。
果园是周敬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早些年他还种田、养鸡。2014年,周敬民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有关扶贫政策。2018年,周敬民实现脱贫。洪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敬乐说:“通过自主实施特色种植产业扶贫工程,政府向周敬民提供扶贫资金,做好技术帮扶,帮他把果园管理好,等桃子、梨子成熟了,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卖。”
2020年7月,听说有家单位要开展工会活动,经周敬乐书记主动上门联系,对方把单位员工带到周敬民的果园里,树上仅剩的100多公斤脆桃被采摘一空。结合扶贫工作,2020年已联系好几家单位,帮周敬民卖了约500公斤桃子。
周敬民经营果园已有20多年,他说:“以前我一个人卖,跑不远,就在附近几个村,但也有十几里路。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低,容易坏,一天出去要是卖不完,剩下的干脆都倒掉。”近年来,他的水果总是不够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副队长、专干、帮扶责任人,个个争着帮他找买家。周敬民说:“咱们这些帮扶干部过个一两天就来一趟,拍几张好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让大家看了都来买,帮咱们增加收入。”大略算了一笔账,养老金、田地流转费、果园收入等加在一起,周敬民每年有一万三四千元的收入,说起生活的变化,老人特别开心,他接连从树上摘了几个梨子,执意让大家尝尝。(宋青)
责编: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