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葛集镇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镇11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实现了道路通畅,使得沿线自然村、村民小组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更让全镇农村交通环境和农村面貌实现大变样。
布好“路网图”。该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对农村公路进行了全面调查,健全台账、摸清底子,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解任务,传导责任压力,统筹推进全镇“四好农村路”建设。同时高标准进行规划,织密路网,着力构建以环镇路网为骨干,毛雷庄银杏大道、土山村东庄梨道、葛集村高李庄道、白蜡园村道4个农村道路“微循环”的“双纵双横”的乡村路网架构。
编入“项目库”。为让“四好农村路”普惠广大村民,该镇组织人员认真谋划、精心测量,将路网织密、覆盖面扩大,把群众关切的道路编入“四好农村路项目库”。同时加大争取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财政“以奖代补”、村级“一事一议”首选项目,并广泛发动在外成功人士、群众自愿捐资,拓宽筹资渠道,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把好“监督关”。该镇实行专业监理和镇、村“三级质量监督模式”,在聘请专业监理员的同时,镇、村分别成立“四好农村路”质量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建设公路进行巡查。对涉及项目村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并对现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处置,保障施工环境。
加强“管养护”。该镇按照“网格化”包保模式,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环境整治,全面清理影响通行的路面乱堆、乱放行为,净化公路环境;设置公益性岗位,配备6名道路管护员,抓好道路日常养护维修;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水平,使“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的“脱贫致富路”。(戴红梅)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