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利用淀粉加工粉条、粉丝,在我国至少已经有1400年历史。红薯粉条是一种利用红薯淀粉制作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可烹调出各种菜肴,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可凉拌、热炒、炖煮、油炸,是家庭及饮食业必备之佳品,素有“人造鱼翅”之称誉。
砀山县周寨镇刘暗楼社区就以制作红薯粉条而闻名乡里,其技艺纯熟精妙,原料百分之百地取自农家自种红薯,完全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和添加剂,质地均匀纯净,口感爽滑劲道、柔软适口,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周寨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不断探索“政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推进红薯粉条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保障服务,企业投资兴建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开发机制,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指导、各级干部帮扶,全方位进行传、帮、教、带,为粉条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资金、技术、销路等多重保障。该镇刘暗楼社区、解楼村、孙老家村等村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红薯种植、粉条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不断做大做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所生产的红薯粉条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政府的帮助下,产品是越卖越好,腰包是越来越鼓,农民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龚顺利)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