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砀山县官庄坝镇始终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解决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精准识别上发力,在重点帮扶上聚焦,多措并举切实把农村危房改造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精准施策 确保帮扶对象底子清
精准排查扶贫对象。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关键环节,认真梳理排查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建立完善帮扶对象台账,精准掌握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基础底数。
精准确定危改对象。严格按照“群众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改帮扶对象,张榜公示拟帮扶对象名单,接受群众监督,把农村危房改造的阳光政策落实到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的群体。
精准确定危房等级。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人群,精准确定危改要求和标准。
精准确定危改方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逐户量尺寸、定方案,一户一图纸、一户一措施,力求用较少的费用、较短的工期、较便捷的方式,保质保量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
全程监管 确保危房改造过程清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该镇严把政策规范和工程质量两道关口,严守“面积不超标、群众无负债”两条底线,使贫困户住房达到安全标准。
从确定危改对象、进行危房定级,到危房改造实施、安全质量监督,再到改造竣工验收、补助资金兑付,该镇对多项操作环节进行明确,“实施一户、监管一户,完成一户、验收一户,达标一户、拨付一户”,真正实现环环紧密相扣、步步监管到位。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将住房安全性鉴定为C、D等级的对象,按照享受补助资金类型,分类逐户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同步推进C级修缮加固和D级拆除重建,真正达到保民生、暖人心的目的。全程留文留影、单独成档、上传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实现危房改造线下施工、线上监管同步透明。
严格验收 确保改造质量验收清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该镇严格落实村、镇、县各级组织验收程序,把好各个关口,确保危房改造结果真实可靠。农村贫困群众危房改造主体完工后,村“两委会”、村监委会及群众代表组成验收组进行自验,合格后报乡镇政府。然后,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等组成的验收组,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核验,合格后报县级住房部门初验。后者分批对各乡镇贫困户危房改造进行初验,出具鉴定结果,对不符合验收要求和有安全问题的及时指出,责令限时整改。最后,在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初验的基础上,由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扶贫、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组成综合验收组,逐镇逐村逐户对贫困户危房改造进行验收,合格后发放贫困户安全住房鉴定证书。
从扶贫干部到贫困群众,都感受着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受益的村民用朴实话语诉说着惠民政策带来的改变,以前是“屋外下雨,屋里也下雨,屋外雨停了,屋里还没停”,现在是“大院套,安全房,坐北朝南亮堂堂。”(范丽娜)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