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今年以来,灵璧县公安局高楼派出所坚持党建统领,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防范和化解矛盾风险,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一致好评。
高楼镇地处二省三县结合部,辖区共有17个行政村,总人口8万多人。高楼派出所现有民警5名,面对辖区实际,该所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和基层组织生活制度,通过灵活多样地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党员固定日活动,不断提升民警的政治素养和水平。
依托“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该所持续强化对“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要素的管控力度。根据辖区地域分布实际,将17个行政村划分为4个警务区,村村建立警务室,驻村民警全部下沉责任区开展常规警务,初步实现了“警务前移、阵地前移、工作前移”的社区警务建设要求,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刑事、治安发案数大幅下降,群众对驻村民警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时有发生。高楼派出所针对辖区治安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在日常入户信息采集和维护时,全方位开展“防骗、治安、法制”等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入户宣传率达100%。
根据辖区发案特点和规律,该所结合“驻村民警牵头、乡镇干部参与、治安网格员配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通过落实“三个一律”(对特殊人员一律登记在册、一律掌握动态、一律定期走访)和狠抓“四个一”(对排摸出的矛盾纠纷一事一建档、一事一人抓、一事一化解、一事一回访),做到人人有人问,事事有人管。同时,积极发挥治安网格员作用,对辖区内发生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派出所还优化有限警力,积极组织辖区巡逻防控。”所长陈阳介绍说,通过抽调专门警力组成“护学岗”,在学生上下学时间专门在学校门口和重点路段进行巡逻,确保学生安全;每天晚上在辖区街、县道巡逻,让辖区群众随时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不断提高见警率。
4月15日,辖区村民汤某将一面写着“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送到高楼派出所,感谢派出所户籍民警热心服务,为其多年无户口的养女办理了户籍。而这,只是高楼派出所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为有效解决辖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长期卧床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众“办证难”的问题,该所专门推出了“上门办证、送证上门”暖心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将“窗口办证服务”延伸到家庭。
针对辖区群众办事不便的实际情况,高楼派出所在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社会治安微信群”,并在村组公布派出所电话,让群众微信询、电话问,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身份证照片“满意拍”、异地户口网上“二站式迁移”等便民服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高楼派出所共为群众办理身份证件1286份,上门办理居民身份证24个,出生登记362人,为6名贫困户无户籍人员落实了户口,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赞誉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徐飞)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