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初夏时节,乘车行进在砀山县周寨镇境内的县道X012周刘路上,在一排排高大绿树的掩映下,一个个漂亮整齐的村庄从窗外掠过,一条条水泥路蜿蜒而至,一头连着美景,一头连着幸福。
近年来,周寨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按照“四好农村路”的标准,全面系统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全镇共新修建各类道路285公里。周寨镇精心描绘“十四五”时期道路建设新蓝图,把农村道路建设同党史学习教育之“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机结合起来,共谋划各类道路加宽近70公里,进一步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为农民致富增收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焕发出农村靓丽新姿。
“四好农村路”奏响致富交响曲
多年前,村民深受“水泥路”的困扰。平时出行,崎岖颠簸不平,遇到了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出门就更成了大难题。本应该是水果丰收开心的季节,却成了果农们的一大心事。
为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打开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局面,近年来,周寨镇坚持把推动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打通致富增收的“堵点”,解决道路建设“难点”,纾解道路治理“痛点”,迅速为全镇人民铺起一条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开启了周寨镇发展的新起点。
看着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村民心里乐开了花,直夸党的政策好。“今年的油桃又能卖个好价钱!有这好路,不愁卖!”周楼村的村民载着刚从大棚里采摘的油桃兴奋地说道,淳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四好农村路”奏响发展进行曲
每年的金秋九月,周寨镇近万亩银杏林里,满地金黄,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专程前往一睹风采,成为近在家门口的“网红新打卡地”,安徽卫视还对此盛况进行了专题报道。为进一步加强“万亩银杏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公路沿线村抢抓机遇,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2020年,“万亩银杏林”接待游客5万人次,提高了周寨镇的知名度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周寨镇还依托公路盘活了黄河故道、美丽乡村、大觉寺遗址、三省井景点、孟宪琛烈士纪念馆、苗城河景观带等特色旅游资源,奏响了“水韵周寨”发展的新乐章。
“四好农村路”奏响振兴奋进曲
每天,天刚蒙蒙亮,静谧的村庄中传来一阵阵扫帚的“唰唰”声,环境的守卫者——保洁员,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工作。道路修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日常维护。周寨镇坚持把路域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管养并举,标本兼治,凝聚多方合力,加大全镇公路养护管理力度,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清扫公路沿线卫生,让党旗飘扬在公路养护一线,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员群众参与到村级公路建、管、用中来,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全民管护。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延续着村民的福祉和对幸福的祈盼,展望着周寨镇美好的未来。一部部动人的曲目,奏响了“十四五”期间,乘风破浪的周寨镇扬帆起航,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闫晓晖)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