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玄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持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用真情实意解决广大退役军人的急事、难事。
退伍老兵陈德英身患胰腺癌,常年服药治疗,家庭生活困难。服务站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菜单式服务”程序,主动入户收集材料,并代办相关手续申请救助,一周后3000元生活救助打入了老陈的卡中,有力缓解了老陈家中的经济困难。救助金到账后,陈德英一家向服务站送来锦旗,感谢服务站的关爱和贴心帮助。
村民郭德伟,来到镇服务站咨询申请年满60周岁农村老兵生活补助的相关手续。据其反应,他小时候随母改嫁户口跨省迁移,当兵退伍后又返回原籍,导致入伍时和现在的姓名不同,因年代久远,派出所户籍室无法找到其户口迁移时的准迁证。服务站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向县市报告他的情况,寻求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向老郭的入伍地发函联系,查阅档案;服务站联合镇纪委、村委会三方汇审,帮郭德伟申请了年满60周岁农村老兵生活补助。老郭感慨服务站的办事效率,给工作人员写来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
退伍老兵赵洪法因为常年在外地女儿家看孩子,家中房屋年久失修,老赵因为无力翻建到服务站政策咨询。服务站立即联合住建、民政等部门审核鉴定,按程序帮其申请了困难退役军人危房改造资金20000元,很快赵洪法搬进了新房,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一句夸奖话既是老兵内心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服务站主动为民解忧的赞许。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服务站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为民服务结合起来,精心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提高办事效率、细致入微的服务,当好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业务办理员、跑腿员、宣讲员、心理疏导员等,满腔热忱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汪广成 庞又萌)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