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社区 乡镇社区

灵璧县:发展肉牛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布时间:2021-12-29    文章来源:

  安徽网视讯 隆冬时节,数九严寒,滴水成冰。但在灵璧县禅堂镇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里,却是热闹非凡。养殖场的工人们有的喂料、有的打扫牛舍、有的加工饲料,牛棚里大牛吼、小牛叫,加上机器的轰鸣,声声入耳,犹如“交响曲”。

file0001.jpg

  “今年已出栏300多头,目前存栏490头,最近还能出栏50多头。按照每头牛平均净赚5000元计算,今年可收入200万元。”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光明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灵璧县依托本地有养牛传统、饲草丰富等优势,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主导产业来抓,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打造“灵璧黄牛”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助推全县养牛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再添“牛”力。

  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发改委、乡村振兴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统筹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协调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奖补激励。研究制定《灵璧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暂行)》,明确奖补对象、奖补方式、奖补内容和标准。扶持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行肉牛、母牛养殖补贴、养牛保险费补助、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等,充分调动企业和养殖户养牛的积极性,为肉牛产业振兴注入活力。

科技助力。围绕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优质饲草生产加工、肉牛高效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重点,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先后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前来专经送宝,为肉牛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和养殖户吃了“定心丸”。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开设肉牛养殖技术专业课,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成立灵璧县养牛协会,举办肉牛产业发展论坛,浓厚肉牛产业“科技色彩”。

  资金支持。灵璧县每年统筹安排肉牛产业发展奖补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用于兑现奖补。充分发挥“一自三合”小额信贷优势,帮助养殖企业、经营主体和养殖户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将标准化牛舍、大型饲料加工机械、肉牛养殖保险单、土地经营权等纳入可抵质押品名录,探索开展抵质押贷款试点,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近期,灵璧县利用2022年中央首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0万元,支持禅堂、游集两镇建设黄牛养殖产业园和肉牛养殖场,进一步扩大养牛规模,提高养牛档次。

  主体培育。灵璧县在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开展“争创”活动,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支持肉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争创国家、省、市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牵头龙头企业;支持肉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支持肉牛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争创国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和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等。按照创建级别层次,县政府分别给予一定奖励。

  品牌创建。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在支持“荷金来”巩固提升肉牛加工品牌的同时,积极申报“灵璧黄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全力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对获得国家“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奖励;对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根据获批认证产品数量,给予奖励。

  通过政策推动和大力扶持,灵璧县肉牛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存栏数与出栏数较上年均有明显增加。截至目前,全县已出栏肉牛3.9万头,存栏4.2万头。 (唐峰 王为联)


 【责编:耿莉】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