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包金剑,1950年1月出生于闫集镇,中师学历,中共党员,历任小学校长,中心校会计,2004年病退。为了满足本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惜耗资5万余元,于2015年7月,在自己家的宅地上建房,打地坪,建起了“包庄今生缘老人俱乐部”、“大地书屋”和“孟楼村老年协会”。丰富了村上28位老人的文化生活。
2018年8月,包金剑向村两委申请,把老年活动室改成了“说事室”,担负着邻里纠纷的调节者,村组事务管理的参谋者,丰富群众文化的志愿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
为了解决本村留守、独居、孤寡老人食宿难题,让子女们安心在外务工,他说服爱人和子女与房主包杰多次协商,投资5万元,创办了包庄村集养老、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中心”。
今生缘老人俱乐部热闹非凡
闫集镇孟楼行政村包装自然村,是个地处偏僻的小村,全村720人,60岁以上老人118人,其中空巢老人29人,五保老人4人。包金剑老人创办的“包庄村今生缘老人俱乐部”落成后,他就深入到各位老年朋友家中,动员他们注册报名。一时间,俱乐部的各项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老人们身着统一服饰,享受着“手指操”的快乐,歌曲、戏曲小段、弹奏的自我娱乐。聆听健康保健知识和红色故事,提倡移风易俗、讨论修建村道;而广场舞队的留守妇女们常在彩灯四射的俱乐部广场上翩翩起舞。
温馨的“大地书屋”
包金剑校长在2002年建造的两间民房,成为今日的“大地书屋”。里面摆放着他耗资万余元购买的700余册图书,诸如《新编心脑血管专家知道全书》、《健康指南》、《乐享健康》等卫生保健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问答》、《五谷杂粮》、《农民工宝典》、《农村经营管理》等农保类......有种植养殖类、农机农技类、安全常识类、卫生保健类、故事小说类、书画艺术类,都是他从萧县、宿州、徐州等新华书店选购的。每天早饭后,村上的老们就仨仨两两地聚集到这儿,翻阅着所需要资料。每逢双休日,青少年们有的翻阅《初中生必读》,有的拜读《作文大全》。书屋四周的内外墙壁被包校长装饰一新:他写了《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百孝歌》、《醒悟人生》,以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逢村级《春晚》,包校长就请徐州老年大学、黄口演艺群体的资深演员助兴,吸引李老庄、孔楼、小李庄、孟楼等邻村观众前来欣赏。
小网格大作用 服务群众暖人心
2021年7月,闻听村里要创办“说事室”,包金剑校长拖着患病的身躯,踉踉跄跄地来到孟楼村党群服务中心申办“说事室”。收到时任村委会委员的包继利的支持。很快,“包装村说事室”的牌子挂在“大地书屋”的门旁。
顺理成章,“说事室”就成了包庄村邻里纠纷的调节者,村组事务管理的参谋者,丰富群众文化的志愿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如今,包庄村凭借“说事室”做到了“服务不缺位,矛盾不出村”而共产党员包金剑就成了“说事室”的义务值班员。
义务创办农村养老新模式
“要能为乡里乡亲办点实事,尽到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我就知足了!”包金剑说。为了让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包金剑校长说服了全家人,经房主包杰同意,耗资5万余元,购置建材,建起了“包庄村养老服务中心”。
2022年4月26日上午,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一群兴高采烈的老人,走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第二个幸福家园——萧县闫集镇包庄村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
退休老校长包金剑近期发现好多单身老人不吃晚饭,有的广场舞结束了到家10点多钟随随便便泡包泡面充饥。为此,萌生了开办集体养老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中心。
包金剑老校长的涓涓爱心不仅感动了广大群众,萧县文旅局、县教体局送来了健身器材、图书和桌椅。“做人不一定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是的,2019年以来,包校长每天早上先去医院输液,回到施工现场再在协调施工方案。哪怕是从萧县、南京、合肥、上海医病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先到老年俱乐部溜一溜、转一转,要么查看活动记录,要么与各项活动的负责人包利、包敦尚、包继朋沟通、交换活动事宜。共产党员包金剑以毕生的精力,为他人释放了光和热,先后受到县委两任书记的慰问和褒扬。(通讯员 李忠允)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