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做实做细为民服务文章,形成党群同心、共治共建共享良好格局。
聚焦党建抓手,促进多方融合。玄庙镇秉持“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构建互联互通新格局。为实现党建与基层治理、民生工程、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在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拓宽服务内容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着力建立党委、各部门、志愿队伍等多方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构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清单,整合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不断壮大治理“朋友圈”。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整合党员、网格员、村组长等人员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养老服务、困难群众救助、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四好农村路”维护等工作,实现乡村“颜值”和“内涵”双提升。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实事共办、要事共商、难事共解,凝心聚力建立党建“朋友圈”,为村民提供温馨、贴心、暖心的服务。
聚焦服务优化,促进双向融入。玄庙镇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共治共建的“轴心”作用,协调各类资源,开展便民为民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方式,以玄庙镇党委带动辖区各个党组织“同心同向”,整合辖区在职党员、各村志愿服务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环境整治、医疗服务、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200余场。以“亮身份、践承诺”活动为载体,根据在职党员自身职业特点、兴趣爱好和服务意向,发挥参与乡村建设、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工作格局。
聚焦工作模式,促进渠道融洽。玄庙镇为推动基层治理“一体化”,积极推广“互联网+党建+民生”工作模式,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服务点单”等媒介平台,及时组织党员开展在线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收集需求信息,形成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的服务网络。围绕“需要什么”,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并进行梳理分类,列出“需求清单”,并通过村委、镇直各部门定期沟通等方式开列“资源清单”后,对村民需求进行梳理,形成需求与资源对应的“服务清单”,通过“三张清单”,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突破口,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改进工作模式,多渠道融洽合作,做实做细为民服务文章。
目前,玄庙镇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精神,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开展各项民生服务、志愿服务、点对点服务,和群众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任璐)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