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幸福不幸福笑容来体现。玄庙镇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精神,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当成自家事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开展工作,理清兜实困难群众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群众笑容常在、笑口常开。
“微心愿”,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通过设立便民服务热线、便民微信、便民窗口等方式,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并建立“微心愿”台账,建立“首问负责制”和“窗口代办制度”,充分发挥政务大厅、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便民利民作用,通过入农户、坐地头、聊家常的方式,征集群众建议,主动解决难题,敢于担当作为。截至目前,该镇依托“微心愿”台账已经解决群众各类诉求200余件,确保了群众的收获实打实。
“小网格”,织就扶危济困保障网。玄庙镇通过整合部门职能,打破固有界限,改变部门之间“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将党员干部、村民组长、志愿者、防返贫网格员、生态护林员等力量进行统筹,变“多网”为“一网”,变“多头指挥”为“统一指挥”,结合重点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聚焦薄弱环节,发动网格员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摸底”工作,重点关注网格内的低保户、残疾人、高龄老人、特困家庭等重点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和收入状况,对生活困难家庭及时上报并帮助落实民政、退役军人、计生、人社等帮扶政策,变“要政策”为“送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惠民政策更温暖、更贴心、更有针对性。
“领头雁”,激发环境整治新动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的带头作用,依靠“领头雁”“领头羊”带领群众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当中去;通过评比为“先进村”“点赞”为“后进村”“喝倒彩”,督促打造环境优美村容村貌,通过评比“文明庭院”“文明家庭”让群众脸上有光……该镇创新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文明新风常在、文明行为常守、文明新貌常留。
“好路子”,打通产业发展断头路。产业兴才能农村兴。该镇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作文章,创新提出“三增两强一创”目标,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一号梨园”、标准化厂房、红星猕猴桃冷库等产业项目,改变过去“无米下锅”“等米下锅”的现象,激活该镇造血功能,激发机体的强大内生动力;按照“村集体经济+公司+贫困户”的模式,村集体直接和龙头企业相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确保农产品有市场,群众有收入,企业有回报,从而实现了产业良性互动、群众持续增收、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任璐)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