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激发代表履职的热情,2022年8月26日,砀山县良梨镇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到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和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调研,对陈楼中心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陈楼村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调研情况具体如下:
丰棉村陈楼中心村位于良梨镇西部,水果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全村人口402户1045人,种植果树1500余亩,连片果园围绕着村庄,近年来,陈楼村立足自身特色,以发展旅游为重点,注重延续乡村文脉,致力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明和谐、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村容村貌大变样
为改善村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陈楼中心村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村内实行外立面改造工程,修复美化了部分旧窗户、破房门,彩色的格栅、村中间的马卡龙色巷子色彩斑斓,辅以点缀的部分小花箱,仿佛置身童话世界;蕴含当地特色皖北农耕文化的梨窖,经过改造后,更加美观实用;村庄建有文化长廊、文化墙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在此驻足,在卫生改厕工作上,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目前陈楼村常住人口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均做到厕所有墙、有顶,厕内清洁、无蝇蛆、无臭味,受到老百姓一致好评。
乡村道路畅通工程,路面宽度达到4.5米及以上。道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所有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道路材质主要是混凝土(水泥),并且主要干道打造高标准黑化路面,整村路网主次分明,布局合理,道路宽敞明亮,通达性好,人车出行方便,污水处理设施大大升级。集中处理采用大四格过滤处理方式,大大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所有居民户中均覆盖了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村干部还将所有雨水地漏均覆盖了防漏网,实用又美观。
综合配套设施齐全。村内便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两层,服务中心内部设有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三留之家、党员活动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全村农户宽带覆盖率100%,村内建成区面积约170亩,其中绿化总面积达80亩,绿化品种主要为乔木、乡土树种(石榴树、国槐、榆树、柿子树、桃树、梨树、杏树、杨树等),灌木主要为冬青黄杨、红叶石楠等,绿化覆盖率达到46.7%。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95%。为了美化村庄,陈楼村主要采用青砖红砖建设小花园、小菜园等,村内设有太阳能路灯70盏,路灯能做到天黑即亮,同时配备了部分健身路径。夜晚,村内时常响起广场舞及老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整体效果达到了群众的满意。
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村庄治理有成效
陈楼村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通过设立健身器材、开展文娱活动、召开“创星”评比等,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村庄治理呈现井然有序、乡风文明、村民自治的初步成效。
村史馆建设传承文脉。陈楼村历史由来已久,为更好延续乡村文脉,村史馆建设立足实际,内部呈置有农耕具、菜票、肉票、革命战争故事展板等,向村民和游客诉说着“红色”历史,其中还包括砀山县文联、砀山县作家协会捐赠的图书600余册。
“创星”评选激扬美德。陈楼村户户都有村规民约,号召村民遵规守约,通过“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激情和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谋划项目建设提升,未来发展有奔头
陈楼村根据自身实际,大力整合资源、多方联 动,继续推动整体建设,做好“后半篇文章”。
加大对现有陈楼老梨园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准备采取专项政府投资、产业组织开发、个人出资认领等不同形式,给百年老梨树编排挂号管理,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让它们换发生机,实现春天观花,秋天吃果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
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村落文化,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在建设好村史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建设农业主题公园、画家村、作家村、网红打卡地、微电影影视拍摄地等,如创建著名漫画家吕士民工作室,以及省、市、县三级作家协会创作基地等,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而达到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寇路君)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