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金秋八月,果之飘香,芒砀大地,格外繁忙。砀城中原路尽头,310国道旁,百亩大棚葡萄园喜获丰收,一层层一串串悬挂着颗粒饱满,晶莹碧透的阳光玫瑰,似珍珠灿烂,象宝石耀眼。喜待各地商家来购,笑迎八方宾客自采。这就是砀城镇李屯村恒泰泽种植合作社阳光玫瑰大棚葡萄基地。
曹义伦是恒泰泽种植合作社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的创建人之一,是李屯村曹新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其实他有自己的事业,有生意。有公司更有平均年收入几十万的可观收入。要放在别人身上该是意满志得了,可曹义伦还有个心中的大我,就是带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工人靠工厂,农民靠土地,土地致富不容易,至今都是大难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土地投资致富中败下阵来,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另谋他计。但农民祖祖辈辈靠的就是土地,也就必须在这块土地上寻财路,求生存谋发展。
曹义伦在曹战良等村党员干部的支持下,联系了几家有志向的农户,组成了一个联合体把村中的一百多亩土地以每亩千元的价格承包下来,内联外调反复考察论证,确立了大棚葡萄项目,然后筹资金、学技术、请专家、打基础总算搭起了棚,栽上了苗。然而,天公不与人作美,风雨长裂贫困家,就在大棚建成的当年6月份,狂风肆虐无情的将塑料薄膜撕的粉碎,抛向无尽的天空,连部分钢筋骨架都被摧毁,多少人含泪叹息,多少人抱怨责备。天灾没能使曹义伦他们屈服,反而激起了他们种好大棚葡萄的决心,他们拿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棚刮坏了再建、再搭、再盖,资金没了再集、再贷、再借。原学志士为民去,散尽家产济沧海。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将棚傲然屹立,葡萄树壮实碧绿,葡萄果粒串大均匀,口味清香四溢。
恒泰泽合作社葡萄种植基地至少解决了我村部分村民的三大难题:一是稳定并增加了村民收入,土地承包金即使在大灾之年分毫不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务工挣钱。二是生产力提高增效,集约种植省工省钱,旱能灌,涝能排及时高效,不产生纠纷。三是扶贫助困优先安排,残疾家庭人员参与管理和劳动,多获得一些经济收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枝头万木春,恒泰泽大棚葡萄基地已丰收在望,必将换发勃勃生机,以回报致富创业者,这就是千金散尽复又来,财富眷顾有志人。(宋知慧)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