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赵屯镇梅屯村在县医疗保障局选派工作队的指导和协助下,立足村情实际,强化“四个坚持”推进乡村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环境,推进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红色引领,提高基层凝聚力
坚持红色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红色引领赓血脉”活动为契机,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在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意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统筹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帮扶联系人、志愿者、公益岗等多方面资源充实网格力量,目前赵屯镇梅屯村由党总支书记总负责,“两委”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划分为14个网格,设置网格长4名,党员网格员7名,“小网格”托起为民“大服务”。
坚持法治德治,夯实平安基石
坚持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法制氛围,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依托“普法驿站”、“法治文化广场”等普法平台,开展学法、普法、讲法活动,重点解读民法典、家庭婚姻、农民工维权等专业性、行业性法律问题,提升涉农矛盾纠纷调处水平,努力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注重德治教化加强村民素质教育、文明新风培育、模范典型选育。开展“好婆婆、好儿媳”、“美丽庭院”、“孝老爱亲示范家庭户”、“卫生家庭示范户”、“致富能手”等典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有效解决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矛盾调解、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10余件。
坚持暖心服务,筑牢为民宗旨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开门一件事”“三项清单”行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医疗专家把农业技术、健康体检送到到家门口,同时协调选派单位宿州市税务局、砀山县医疗保障局申请帮扶资金5万余元,加强了村内污水管网、村内河道清淤、村内道路的基础建设,疏通河道2800多米,建造污水井12座,铺设污水管网1000多米。工作队开展工作以来共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民生实事150项。
坚持多元发展,发挥“助推器”作用
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对原有村集体经济分类别异地加以梳理,摸清“家底子”,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台账,盘活经营性资产,管护好非经营性资产,充分发挥梅屯村扶贫工厂、标准化厂房项目、公墓项目、光伏项目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坚持特色发展通过出点子、跑市场、找路子、集体商议,立足本村实际情况,推行“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三方公司”农业生产托管模式,项目总投资大概在80万元,先期投资30万元,建设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玉米、儿菜、洋葱等作物,预期年产值在130万左右,有效带动10户农户20余人脱贫致富;坚持发展早梨、黄桃本地优势水果产业,拓展“合作社+电商+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加速。(薛凌涛)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