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满园锦簇,阳光正好,李世举家门前的“光荣之家”门牌被“红耀江淮”志愿者擦得锃亮,院子里的一片荒地也被志愿者收拾成了百花园。“你们能来,我就很高兴,感谢政府对我们老兵的关心。”这名砀山县关帝庙镇抗美援朝老兵,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志愿者身影,开心地说。
近年来,关帝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不忘老兵英雄的峥嵘事迹,通过多项举措,综合施策,细微之处动真情,无微不至做实事。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营造好“双拥”氛围,让老兵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当地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不断提升。
志愿服务温暖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旗别样红!退役不褪色,志愿在家乡。”关帝庙镇“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队员赵游游讲道。“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是关帝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关爱老兵、彰显退役军人本色的排头兵,把关爱、照顾带到了每一个角落。
在老英雄李世举家,志愿者们是这里的常客。“红耀江淮”志愿者经常性地入户关照老英雄的日常生活,从以前逢年过节时的慰问,变成现在定期频繁“归巢”般的嘘寒问暖。在平时对退役军人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同时,还给老英雄“开小灶”。
“今年年前和年后都对李世举老英雄做了体检。”关帝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飞介绍:“不仅有统一组织的定期体检,还有对老同志们的上门服务。”对老英雄体检关爱的同时,他们根据体检情况,发放了暖心家用药箱,牛奶、鸡蛋等营养品,确保老英雄的生活健康。志愿服务队还给老英雄安排了从镇卫生院选出来的“健康联系人”,还从村里挑选村干当做“紧急联系人”,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关帝庙镇志愿者们对老英雄的关爱远远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家里的生活用品、手工制品带给老英雄,还会主动抽出时间,去老英雄家里打扫卫生、清理庭院,看看大米还够不够,生活用品还足不足。有时还会在老英雄家里做“大餐”,真正成为老兵的“贴心人”。
改善环境让老英雄安心乐居
看着擦得锃亮的“光荣之家”门牌,平整开阔的门前小路,满园芬芳的小花园,还有平整好的庭院地面和修缮好的鸡舍,老英雄李世举脸上显露出满满的幸福。
“老英雄可‘难为人了’,之前不知道多少次想给他家院子里外的道路平整一下,老英雄就是不愿意,直到今年才同意。”张飞说,老英雄同意了给院内外硬化道路后,他们第一时间向镇党委反映。镇党委高度重视,当天就召开党委会研究,并要求尽快完成道路硬化。
在施工队的选配上,他们邀请了镇里最有名的施工队进行施工的同时,志愿服务队全程参与。队里志愿者大多都是退役士兵,有不少都还有施工经验,参与施工不仅可以省些工钱,还能根据老英雄需要做到最优化配置。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防滑纹、排水道等,确保小院下雨路不会滑更不会因为硬化路面偏高形成积水。
赓续运输尖兵的红色情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老英雄院子里一片红歌之声,有老英雄的歌声还有孩子们的歌声。老英雄李世举是一名运输尖兵,当过陈赓大将的警卫员,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拿着机枪打美军飞机,受到彭德怀总司令的两次表扬,是位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对英雄的最大关爱就是让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在后辈里传承、发扬。”张飞说,该镇经常开展“老兵故事会”,让入伍新兵、新公务员、在校学生聆听革命故事,不忘峥嵘岁月。还组织少先队员来老英雄家里,听故事、唱红歌、送孩子们自己画的作品,让老英雄不仅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还能感受到祖国的希望。
老英雄李世举不止一次表示:“看着这些孩子,我就看到了祖国的希望,我们的血没白流。”为让老英雄的事迹更广泛流传,关帝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还组织志愿者拍照留存了影像资料,记录文字材料,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进机关活动,让红色种子根植心田。
七十年风雨历程,抗美援朝英雄李世举的英雄事迹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下一步,关帝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联合医疗、金融等更多服务部门,全方位提供“红耀江淮别样红”的服务项目,用心用情服务,赓续红色情怀,用实际服务致敬最可爱的人,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的使命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訾翔 张飞)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