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为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优化产业布局,近年来,砀山县薛楼园区便民社区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经济提速、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依托特色主导产业,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大户”带“小户”“集体”带“个人”,引导农业特色产业逐步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早晨7点,在砀山县达源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里呈现出处处繁忙的景象,员工们正在抓紧对黄蜀葵进行育苗,黄蜀葵为一年生长或多年生长草本植物,花期长,适宜于农户种植,见效快,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不但可以观赏,其根、叶、花和种子都是中药材,具有清热祛湿、消肿利尿等功效;黄蜀葵不仅可入药,还可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冰淇淋和面包、饼干等食品的制作中,并对治疗烧伤、烫伤、痈疮肿毒以及小儿口疮等病症都有良好效果,还能够抗氧化、清除肾脏的毒素和垃圾、调节内分泌功能等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便民社区达源合作社派专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掌握了黄蜀葵的种植加工技术,并结合我们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种植黄蜀葵,黄蜀葵每亩产值可达4000元,并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户收入,便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种植黄蜀葵,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废弃的宅基地、荒田、荒坡,见缝插针种植黄蜀葵,有效激发农户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和乡村活力,大幅提高村民收入,并在合作社种植方面的经验优势,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分享种植经验与示范。截至目前预计黄蜀葵种植800多亩,延长产业链条,让土地生金,让群众致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近年来,便民社区对照产业发展找差距、补短板,结合本社区实际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也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王胜雯)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