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近年来,砀山县唐寨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强化担当,以“绣花”功夫狠抓精细化服务,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度整合资源,精准打造宣传阵地。全面梳理盘点镇域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完善配套活动设施,合理设置功能室,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文化”为民服务综合体,有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活动场地不足问题。实践站点内设有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多个功能室,极大方便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全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个、文明实践站 14个,所、站建设实现了全覆盖。
坚持为民导向,精心策划活动项目。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前哨”作用,注重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实绩实效,精准识别群众现实需求并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培育理论宣讲、扶危助困、文艺活动、孝善文化等特色品牌项目20余个,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态势。唐寨镇“关心关爱‘一老一小’”项目、唐寨村“戏曲传承”项目、家和村“金秋助学”项目、侯口村“‘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项目成为当地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品牌。
强化部门联动,精细提升服务水平。联合党建办、团委、妇联、司法、科协、卫生院、派出所等多部门,广泛吸纳党员、干部、身边好人、文化能人、科技能手、“五老”人员等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基层文明实践主力军,积极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来,助推文明实践走实走深。2023年以来,开展送戏下乡、读书活动、书画笔会、广场舞比赛、篮球比赛、戏曲进养老院等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次,受众超3000余人次。常态化围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受众达2万余人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宋文博)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