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近年来,萧县庄里镇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工作,聚焦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前置防范、前瞻治理、前端化解,最大限度消除矛盾风险,有效提升了基层平安建设效能,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合力。
多点发动,强化源头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庄里镇从“警源实治+诉源善治+访源精治”入手,不断强化源头治理。8个行政村打造调解工作室,建立村辅警与网格员联动机制。设立庄里镇矛盾调解中心,由综治、派出所、司法所、信访等部门抽调专人长期进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村干部、网格员、五老乡贤等基层力量参与的“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诉源治理站点+N部门”治理模式。完善相关工作职责,建立流程指向、案事件分流等制度,建立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机制。
联调联动,凝聚多元力量。严格落实日常排查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动态报送机制,由镇政法委员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收集汇总各类矛盾纠纷、分析研判、联动协商。严格实行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庄里镇每天安排1名领导干部带班接访,各村党组织书记在重点时段参与接访,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规范运用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常态化开展平安巡逻防范工作,构建群防群治新局面。努力将信访问题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高位推进,夯实工作责任。对于疑难问题,庄里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处理,做到真抓真管、带头示范。建立包保责任制度,镇领导班子包村,村干部包户,组织领导干部带着问题下访、带着案情下访,定村、订户、定案走访入户了解积案情况,倾听最新诉求。各责任单位明确自身职责,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五个一”责任制,把化解矛盾纠纷责任分解到各个方面,构建从领导到责任单位到责任人员的网格体系,明确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为高质量推进三源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下一步,庄里镇继续探索创新“三源共治”新模式,大力加强警源、诉源、访源联动共治,有效实现矛盾减少在源头、纠纷发现在苗头、调解工作在前头,助力治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通讯员 王盼)
【责编: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