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立足实际,科学设岗。结合本镇实际,以村为单位开展适龄劳动力情况摸底调查,重点关注脱贫人口、监测户、重点人群以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就业困难群体。科学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开发了保洁员、护塘员、秸秆禁烧员等就业岗位238个。
规范上岗,按章招聘。根据脱贫户申请公益性岗位和家庭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村“两委”会议研究,镇分管负责人审核,备案公示后,最终确定上岗人员名单。各村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安排人员上岗,用“活”公益岗,让就业困难人员变身“工薪族”。经岗前培训后签订劳务协议,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严格管理,动态调整。制定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对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进行精准安排,明确岗位职责、选聘程序、奖惩机制和补贴标准。利用公益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势,服务于广大群众。村内安排专人负责公益性岗位日常监管,按月考勤;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登记台账,不定期对全镇公益性岗位开展检查、摸排、整顿。(徐硕 王凤珍)
【责编:刘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