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通讯员张锐) 2015年来,砀山县积极抢抓“互联网+”机遇,依托水果产业优势,借力农产品电商带动,将电商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创造性打造了七大电商扶贫供给模式,探索了一条政府积极作为、草根踊跃创业、企业自愿转型、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径。目前全县共有电商企业1696家、农产品电商品牌2100多个、网店和微商近6万家、15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
一是坚持典型示范,打造“电商典型人物+产品+贫困户”模式,通过弘扬李娟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带动郝蒙、唐怀智等113人走上了电商创业之路。二是鼓励龙头带动,打造“电商企业+村级党组织+贫困户”模式,指导电商协会在全县开展“一个电商一个村,精准帮扶助脱贫”活动,为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社区)搭建对接平台。三是创新经营方式,打造“电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电商精准扶贫中的辐射作用,通过拉动农产品收购价格、帮助贫困群众开设网店、免费培训、吸收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四是精心搭建载体,打造“电商+村级网点+贫困户”模式,每个网点每年帮助贫困人口开设网店2-3家,带动相关产业链脱贫180余人。五是吸引社会力量,打造“平台+电商+贫困户”模式,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参与我县电商扶贫工作,加强与云集、有赞等20余家中小社交平台紧密合作。六是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党建+电商+贫困户”模式,葛集镇高寨村成立村办电商企业,有效解决了98户贫困群众的水果销售问题。七是发展网红经济,打造“媒体公众(明星网红)+产品+电商+贫困户”模式,邀请明星、演员以及淘宝主播免费为砀山优质农特产品代言。疫情期间,书记、县长纷纷走进网络直播间,依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为农产品“站台”,进一步拓宽产销对接渠道。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