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庄里镇近年来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聚焦态度、温度、广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提升为民服务“态度”。纸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统筹汇聚人员力量,转变工作作风,从百姓上门反映问题,转变为主动下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活动走过场。打造一支网格员队伍,定期下沉网格单元,叩开百家门、倾听百家事、解开百家结。同时,开展“书记接访日”,周一坐诊,随时出诊,定期复诊,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坚持用情用心、依法守法原则调解村民矛盾和社会纠纷,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提升为民服务“温度”。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们应带着温度多“走”出去,走到田野上,走到群众身边,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问一问,切实做到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用温暖换取真心。开展便民代办、政策咨询,代缴各种保险、水电费等暖民心服务。把群众“身边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围绕广大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畅通咨询渠道,解答政策疑问。同时,针对老弱病残等不方便出门的特殊群体,志愿者提供“上门办”,进一步提高全村人民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提升为民服务“广度”。创新为民服务工作方法,多路径了解群众“问题”,认真分析群众“心病”,针对性使用“良药”。定期组织村民开展以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境治理、美丽庭院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潜默移化使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下一步,庄里镇将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好百姓的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通讯员 杨梦楠)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