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近年来,萧县丁里镇河头村依托区位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胡萝卜、土豆、水果萝卜、黏玉米、西瓜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走上了强村富民新道路。
因地制宜,引进优质作物品种
萧县丁里镇河头村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量适中,土质以砂质壤土和两合土为主,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该村农业生产提供了区位优势。河头村主导产业胡萝卜种植更是已有30多年历史,种植经验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河头村党总支书记刘海浪带领村干部前往山东、福建、内蒙古考察胡萝卜品种,学习先进种植经验。目前河头村引进了“红锦川”、“三红”胡萝卜品种和“润糯73号”黏玉米品种,注册品牌商标“鑫河头”,胡萝卜远销韩国、日本、越南,部分销售至湖北、连云港等地。去年,河头村水果萝卜销量喜人,打开了新市场。
创新模式,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河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集约零散土地,采取统一种植、管理、销售的模式,合理套种,“一地多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形成高效发展合力。近年来,全村种植胡萝卜约1500亩,玉米约500亩,水果萝卜约800亩,亩均产量稳步提升,各类果蔬年创利润1800余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广东、越南、日本等地。此外村内还建有光伏电站、高温大棚、冷库及叉车等配套产业项目,共计投资447万元,年收益可达120多万元,累计带动400多人增收增产。
科技兴农,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日前,市县关工委领导及市农委退休领导来到丁里镇河头村农业产业园调研,参观了种植试验田区和仓储冷库,与合作社技术骨干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技术指导。河头村现有10家胡萝卜加工清洗车间及4座冷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胡萝卜清洗、储藏流水线。胡萝卜采收后,先使用全自动果蔬清洗风干机对胡萝卜进行清洁,再由人工根据胡萝卜的大小分拣装袋,最后搬运至冷库统一储藏管理。机械一体化种植普及到河头村的田间地头,“以前种胡萝卜是拖拉机耕种,费时又费工,现在一体机耕种滴灌‘一条龙’,一个人就能种几十亩地!”河头村乡村振兴专干刘迎弟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萧县丁里镇河头村将继续坚持绿色生产、高效栽培、机械一体化,加快品牌建设,以科技兴农为锚点,大力落实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李娜)
【责编:刘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