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社区 乡镇社区

唱响传统“四平调” 服务乡村大舞台发布时间:2024-04-12    文章来源:

  安徽网视讯 郝广于,1949年5月出生于新庄镇东阁村南组。高小文化程度。现任新庄镇四平调剧团团长,郝广于自参加爱心协会以来,他带领演奏人员到萧县城乡17家敬老院,演出27场。为解决剧团开支,个人捐资1.3万余元。2023年9月,他们的“戏之韵,阳光行”公益演出,被评为宿州市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典型项目”;他被协会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1次、“优秀志愿者”2次。他的服务时长1280余小时。

6043025f1921df07b68152a399f7fc2c.jpg

  钻研非物质遗产  提升演奏水平

  为了传承江淮地区跨越80多年的四平调戏曲,郝广于历经40多个春秋,先后招录了3批计40多名热爱文艺的青年,利用农闲时间钻研、排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从1965年8月开始,就把自己的客厅当作排练场地,请来砀山县民间四平调剧团的辅导老师吃住在自己家里,终将四平调剧目《小姑贤》,搬上村里的大舞台,为仔细深究萧县“四平调”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奉献青春、辛苦一辈子,被新庄、黄口一带传为佳话,近百年来,四平调戏曲在古黄河两岸方圆数百公里的人民心中,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00a4b3e0061d439686ef29f540653729.jpg

  擦亮文化名片 见证皖韵风采

  1979年4月,郝广于带领的东阁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前往新庄区文化站参赛。期间,他对来自庄里寨代表队的参赛作品——四平调《绣鞋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剧根据花鼓戏中的演员用本嗓演唱的特点,曲调四平八稳,以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形成了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

  热衷于文艺演唱的郝广于,于1979年10月,聘请山东省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导演张启法为辅导老师,召集了本村青年李素华、刘召云、李桂贞、毛妮等10余名青年,举办四平调戏剧培训班学习。当时郝广于的家境虽不富裕,但仍坚持让导演在他家吃住。经过3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四平调剧目《绣鞋记》终于搬上了村上的舞台。在村干部的支持下,1980年6月底,在东阁村广场首演成功,受到广大戏迷朋友的啧啧称赞。

  40余年来,以郝广于为团长的新庄镇东阁村四平调剧团,由起初的演奏人员9人,扩展到目前的18人,所召集的民间艺人由原来的周边乡村延伸到黄口、闫集、杨楼等多个乡镇。每逢午收和秋后的农闲之际,郝广于的家就成为演奏人员的聚集地、文艺演出的排练场。

1db1d625ba2e8262de77bc6a95566957.jpg

  完善表演风格 贴近百姓生活

  郝广于常说:“戏剧,只有一边传承,一边创新,才能扎根深,长势旺!”40年来,该演艺团先后排练了《小姑贤》、《小借年》、《四宝珠》、《吴汉杀妻》、《小花园》、《小二梅》、《王婆骂鸡》等十多台深受大众欢迎的剧目。为萧县四平调注入了全新活力,并在地方舞台上树立起徽风皖韵的标识。

  为了传承“四平调”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郝广于还带领一批文艺骨干深入中小学校园,在青少年中开展“传、帮、带”活动。自2022年3月以来,先后到新庄镇沟头市小学、团结小学等学校利用大课间时间,把各个班级对文艺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开展培训活动,实施“唱腔、武打、击打乐”于一体的基本功培训,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上的好评。

  多年来,每逢春节、元旦等农闲之际,郝广于就带领剧团的演奏人员,在东阁村的文明广场上举行公益演出,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不出家门就能饱尝到久违的文化大餐。几十年来,他的“四平调剧团”,曾先后到本镇唐集、圩子王庄、杜集、戴集、邵套、单庄、张庄,官桥镇王山窝、马井,圣泉、杨楼、赵庄、埇桥区夹沟镇、砀山县唐寨镇,李庄镇、淮北市濉溪县,以及江苏省丰县、铜山区等地公益演出380多场次,观众达1.2万余人。为此,他个人投资1.3万余元,用于道具、戏衣、交通、餐饮等支出。

  “戏比天大”  成了他的座右铭

  1999年10月13日,在排练《吴汉杀妻》剧目时,郝广于因练武功,不幸摔伤,造成了右下肢粉碎性骨折。经过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骨科医院的治疗,在伤愈后他仍坚持排练和演出。

  2019年10月,郝广于参加了萧县阳光爱心协会。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服者服务精神,带领他的"四平调"剧团,在全县23个乡镇的29家敬老院,让行动不便的耄耋老人不出院门就能享受到传统的文化大餐。

  到各村镇新时代文明广场演出时,还把自编自演的快板《歌颂二十大》、小品《向高价彩礼宣战》、相声《垃圾桶》、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社会主义好》等节目搬上了乡村舞台。同时,他还联系萧县心亮盲人按摩协会的按摩师为敬老院的院民们捶背揉肩、推拿按摩,让他们享受到舒筋通骨的放松感。2023年9月,他创办的“戏之韵 阳光行”送文化下乡活动,被评为宿州市学雷锋优秀志愿者服务“典型项目”;作为阳光爱心协会的一名普通志愿者,郝广于带领的四平调剧团,近五年内先后在全县17家敬老院公益演出27场,到各村镇文明实践活动广场演出8场。他的个人服务时长1280余小时。曾被协会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1次、“优秀志愿者”2次。(李忠允)


【责编:耿莉】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