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能力、品性、作风等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进步,更影响事业发展。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反思自己、约束自己,知识丰富的学习者、脚踏实地的奉献者、胸怀群众的服务者、有担当的开拓者。
要具备“书卷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对于读书学习,有的党员干部还存在“无所谓”“顾不上”“差不多”心态,导致读书兴趣低、方法少、效果差等问题。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要自觉涵养“书卷气”,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养成终身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要把学习融入工作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日积月累,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情操、提高从政能力,善用读书所学去指导实践,用好“交换、比较、反复”方法,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工作开展,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要具备“泥土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如果离开了群众,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党员干部要多说一些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土话”,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把小细节问得清楚明白,用充满感情和乡土气息的话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施教于民、取信于民;身上多带一些“土味”,党员干部。浓妆艳抹、墨镜阳伞、高靴短裙、西装革履,这样的“画风”是不适合在街巷小区开展入户走访调研的,反而会使群众多了一些距离感和生疏感,党员干部要多从工作角度出发,尽量穿着朴素,切忌过分讲究。“土里土气”才会显得平易近人,让群众相信你是真心实意来基层听民情、解民忧的干部,无形之中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从而树立起干部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
要具备“倔脾气”。“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党员干部要履职尽责就必须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脾气”。这种“倔脾气”说到底就是对“认真”精神的发展和延伸,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是一种敢于担当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种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敢于向困难叫板、向矛盾叫劲,主动到任务重、困难多、矛盾复杂、条件艰苦的地方,瞄准目标不松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拿出实干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工作中敢于、善于较真碰硬,凡事多问“是什么”,多想“为什么”,多谋“怎么办”,如此一来,才能把事情弄清楚,把矛盾化解好,把问题解决掉,赢得群众的认可信任支持,推动工作成效不断提升。(蔡林)
【责编:刘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