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社区 乡镇社区

砀山县官庄坝镇乡村访谈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发布时间:2024-05-10    文章来源:

  安徽网视讯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官庄坝镇全面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一个会、摸清一个底、登记一本账、审议一个约、办好一方事、化解一些忧、形成一张网、服务一个组”的“八个一”工作举措,在不断提高镇村干部队伍能力水平的同时,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领了群众增收致富。

0f111f919e515fa99174a1686bb18df6.jpg

  官庄坝镇高度重视文化铸魂的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同时结合各村实际,深入挖掘各村特色,打造岳庄坝村“信用亭下上党课”、吴集村“信用广场讲党课”、吴集村“烈士陵园”等特色宣讲阵地,让农村思政教育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通过集中研讨,大家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汲取乡土文化资源的有益成分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思政课文化底蕴,增加文化的特色。结合好农村乡土特色开展思政课教育,会使思政教育更加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亲和力”,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塑造出健全的思想和人格。

  “听您说事、为您分忧、帮您解难、真诚沟通”是“老执说事”的工作宗旨,也是官庄坝镇“善治路”的新的路径。各村组织辖区内老执(管事)、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组成“老执说事”工作组,采用常态化“坐堂问诊”与“出门巡诊”相结合的方式,在村委会说事室、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引导群众将各种纠纷问题摆上,能直接答复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按程序限期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筑牢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确保“小事不出‘说事室’、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你点单、我办理,一键点击马上办,民声呼应零距离。”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根据群众喜欢使用微信的习惯,官庄坝镇创立了民声“呼应零距离”微信小程序,实现了“群众点单、镇村接单、党委督单、群众评单”的“清单+闭环”基层治理模式。在小程序中,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咨询各项政策、反映解决各种问题,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官庄坝镇还依托“干部夜话”“板凳会”“庭院会”“田间地头会”“村口碰头会”等阵地,作为推进“四下基层”的重要载体,干群齐聚一堂,拉家常、讲政策、商农事、谋发展,实现民意在议事中听取、矛盾在议事中调处、难题在议事中解决,构建邻里沟通新平台,打通干群“连心路”。

  以上举措只是官庄坝镇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下步,官庄坝镇各村(社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持续推动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的“一引三治”基层治理模式,围绕“群众点事”“码上提事”“老执说事”“乡贤议事”“会议定事”“多元办事”“群众评事”的协商“六事”工作法,着力构建成以群众自治为目的,营造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以依法治理为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德治为导向,营造崇德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针对思政课如何上出特色,上出成效,让教师乐教,群众乐学,大家经过深入交流,形成共识,同时要求全镇各行政村充分发掘利用身边的红色元素,建立起丰富的思政课资源库,用好思政课乡土教材,联系身边事,讲好乡村故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立足课堂,扎根乡土,促进思想进步、品格养成、全面发展。(李响)


【责编:刘春梅】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