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夏至已至,气温升高,“知了,知了…”蝉鸣声逐渐响起。金蝉,砀山人又称作“爬拉猴”,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近年,村民群众为增加经济收入在树林里捕捉野生爬拉猴,导致野生爬拉猴数量逐渐减少,开始影响森林生态环境。
我镇依托林长制工作的深入实施,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减少了野生爬拉猴的捕捉,为这一珍稀物种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生存环境,林业生态恢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林长制是官庄坝镇林业生态恢复工作的核心机制,通过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将林业生态恢复任务纳入各级林长责任区工作清单,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表。在这一机制下,官庄坝镇将保护野生爬拉猴及其栖息地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巡查、监测和执法,有效遏制了捕捉行为。
官庄坝镇依托林长制,加强了对野生爬拉猴栖息地的保护。通过禁止缠绕胶带、禁止砍伐树木、限制开发等措施,为野生爬拉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野生爬拉猴保护的意识,官庄坝镇还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镇村喇叭集中宣传、设置宣传牌、拉设宣传条幅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野生爬拉猴的生态价值、保护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爬拉猴的良好氛围。
此外,官庄坝镇还积极探索林业生态恢复与野生爬拉猴保护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养殖“爬拉猴”,不仅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还为野生爬拉猴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栖息地。这种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林业经济发展与野生爬拉猴保护的双赢。
在林长制的引领下,官庄坝镇的林业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野生爬拉猴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未来,官庄坝镇将继续坚持林长制,加强林业生态恢复工作,为野生爬拉猴等珍稀物种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杜奇智、徐硕)
【责编:刘春梅】